这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因多杞柳而得名;革命老区、水东烽火,红色记忆遍全域。
这里,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大蒜美誉扬天下;产业新城、生态之地,宜业宜居正当时。
这里,就是杞县。近年来,杞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明确战略定位,突出比较优势,围绕特色作文章,紧盯民生出全力,把大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擦得更亮,让革命老区变身富美之地,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蒜好地生“金”
杞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最具影响力的还是大蒜。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在此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有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使所产大蒜具有个大、周正、皮白、不散头、耐贮藏、辛辣味正、硒含量丰富等特点,品质绝佳。
按照“大蒜兴县”“大蒜富县”战略,杞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以大蒜为主导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初步形成了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别是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年产量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
目前,杞县大蒜产业已经形成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以潘安食品为龙头的多家深加工企业,年深加工能力20万吨,在省内居第一位。
从2007年成功举办中国(杞县)第一届大蒜节始,杞县至今已举办十三届大蒜节经贸洽谈活动,有力推动了大蒜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杞县于2019年成功创建了省级大蒜现代农业产业园,辖4个乡镇、1个集聚区、125个行政村、18万亩优质大蒜生产基地,形成了大蒜种植、精深加工、智慧仓储、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品牌培育、创新孵化七大功能区,其中以加工和仓储为核心的区域就达1500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筹建的河南大蒜现货交易中心项目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的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辐射带动强劲有力的产业园区,提升国际竞争力,带动大蒜产业整体高速发展。
2020年,杞县大蒜交易量达180余万吨,交易额57亿元。全县大蒜产业形成种植规模稳定,大蒜品质优良,销售市场完善,深加工提升,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显著,辐射带动力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