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备受品牌圈关注的大事——潘通发布年度色,如约而至。
今年该话题更是火出了圈。
难怪曾有社会学家感叹,流行,是社会上自发形成的一种心理趋同现象。
换句话说,恰好大家都喜欢了同样一种事物。
但这个“恰好”真的只是恰好吗?
品牌预谋在其中起了多少推动作用?
媒体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流行等于不断重复的当下,实在让人怀疑流行是否真实存在吗?
随着今年年度色的发布,我们就来探讨——谁在制造流行?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知名编辑米兰达对穿着蓝色毛衣的新人安迪说:
你打开衣橱,挑出那件臃肿的蓝色毛衣,因为你想告诉世界你的人生重要到无法关心自己的穿着。
但你要知道,这件毛衣不仅是蓝色,不是绿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蓝色的。
你还轻率的没有意识到,Oscar De La Renta在2002年设计了一系列天蓝色礼服,然后Yves Saint Laurent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之后天蓝色很快出现在八个不同设计师的系列中。
很快,它从百货商店向下渗透,渗透到某个悲惨的休闲区,才让你在打折货品中淘到。
总之,那蓝色代表数几千万元,花费了数不尽的心血,但滑稽的是,你认为是你选择了蓝色,而事实上,是这个房间里的人为你从一堆衣服中挑选了这件毛衣。
“这蓝色意味着付出几千万美金和数不尽的心血。”
尽管流行风格是谁在主导目前尚未定论。
但流行色的趋势产生诚如《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所述,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火出圈的潘通年度色,自2000年起每年都会宣布某一特定颜色为下一年的“年度色彩”。
这个年度色彩怎么得来?
《好奇心研究所》采访了 Pantone 色彩研究院执行总监 Leatrice Eiseman ,他完整叙述了每年 Pantone 流行色的确定流程。
L:我们有一个团队,在全世界旅行,到处寻找流行色的讯号。
我们研究色彩心理学和逻辑学上的含义、人们对颜色情感上的期待、颜色如何帮助满足人们的需求。
比如:色彩的社交功能,色彩全球范围的影响......
我们也关注艺术世界、电影——一个重要的娱乐产业、大型体育赛事、以及它们在哪里举办?这些举办城市流行什么颜色?人们穿的制服是怎样的?
然后我们回到时尚,那些流行变化极快的彩妆。
还有全世界的平面设计、包装图案,我们也研究舞台灯光,我们研究太多东西了,包括各行各业的领先人物,他们打算用什么新奇的颜色……
然后每年都会在欧洲召开两次由各国颜色组织代表参加的会议,经过演示和辩论选择下一年的流行色。
比如:2021的流行色,极致灰+亮丽黄的温柔力量
潘通表示,在大环境的变化下,单色或许不足以支撑多变难料的未来。极致灰+亮丽黄更能带来世界范围内的情感共鸣。
听起来挺有道理,实际上.....
为了兜售品牌色彩方案,据悉:蒂芙尼、柯达、lvmh等一系列公司都是潘通的客户。
2020年,美团也接受潘通的建议,把品牌色从蓝色变为黄色,被称作“美团黄”,曾一度刷屏网络。
基于今年的流行色,柯达在主营业务外,迅速搞了不少“黄色系周边”副业,据说卖得很不错。
@kodaklookbook
当然最近爆火的摄影师Jimmy Marble凭借着对“黄色”出神入化的掌控力成为了stussy、Alexander Wang等一种潮牌的御用摄影师。
鲜亮的各种黄色色调,浪漫且温柔,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开始对夏天翘首以盼。
这流行色谁能顶得住?
是不是觉得荒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人为设定的流行色走呢?
我能不能另辟蹊径,你们明黄,我大红,自然界明度最高的颜色和饱和度最高的颜色来一场流行pk。
当然可以,只是落败的几率很大。
因为:媒体需要新料,商家需要噱头。
所以我们看到了年度色彩或者说流行色被制造出来后,设计师、品牌会购买相关的趋势信息,从而协助设计和产品规划。
而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只要赶上这波顺周期趋势的品牌,就会从中获得收益。
大到品牌vi体系、小到服装流行、产品配色、家居颜色.....
当一个预测机构触角够长,够广度的时候,预言和是否实现之间存在着具有现实意义的关联。
2012年,潘通与丝芙兰合作,用橘红色探戈打造一个化妆品系列,成为年度流行色。
从某种意义来说,制造流行和预置流行没有绝对的界限。
试问,哪个品牌又不想制造流行呢?
所以当潘通一再表示
“我们颁布年度流行色旨在点亮通往好奇心,独创性和开放思想的智慧之路”。
“希望大家能在此基础上把经典色融入生活让每个人每天都能体验色彩的乐趣。”
其实他已经按捺不住兴奋,就差脱口而出——品牌们,快跟上,今年一起“灰黄”!(图/文 中国国家品牌网 谢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