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记者从贵州省统计局获悉,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修文县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互认产品清单,是贵阳市唯一入列的品牌。2020年,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2.6亿元,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产业之基。
修文县深挖品牌优势,在“特色”与“规模”间找准接口,走出一条“大园区拉动小产业,大平台搭载小产地,大项目带富小农户”的产业兴旺之路,成功培育了猕猴桃品牌20余个。2020年,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2.6亿元,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产业之基。
聚焦“数据赋能”,打造“放心果”。推进大数据+产业战略,开发建设修文农业云系统平台,采集数据形成完整数据链。与中国联通联合,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后台数据分析,对猕猴桃种植、生产、加工等数据自动采样分析、监测预警、远程操控、精准施策、提质增效,实现农产品信息全过程检索,告别“凭经验”、“靠感觉”的种植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和自然灾害损失率。全县417家共6万余亩猕猴桃种植园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可追溯,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余元,修文县农业云系统平台已延展应用到成都、苍溪、毕节、麻江等地。
借势“腾云架网”,打造“畅销果”。修文县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电商、旅行团的相互联动作用,探索建立互销机制,抢抓“云商机”,扩大“微商圈”,延长“直播链”,提升“云服务”,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处、村级电商服务物流配送点85个,让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今天采摘,明天尝鲜”更加便捷。线下生产、线上销售使农产品走上“云端”,“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绿果果”变“畅销果”。2020年,线上销售量达8000吨,销售额达0.8亿元。
升级“感官体验”,打造“可视园”。创新大数据+园区的探索尝试,猕猴桃园区应用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建设可视化观光园,打造园区的“耳目”,让农业生产变得“高大上”。谷堡镇折溪村打造3300亩可视化大数据观光体验园,消费者通过“灵林农业”APP、“灵林商城”微信小程序、“贵灵林”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认购,随时查看认购果树实时环境数据,果实成熟后可前往体验采摘,也可由企业邮寄到家。2020年,全县建立42个采摘园区,3.6万株猕猴桃树被游客认购。抢抓“眼球经济”,打造“旅游带”。修文县深挖特色资源,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依托16.7万亩猕猴桃产业优势,辐射带动农产品产业集聚,构建了乡村产业“带”状发展格局,提升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采取精心打造+沉淀提升“两步走”的战略,建设了15个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一体的猕猴桃生态观光园,建成谷堡猕猴桃生态公园、印象展示中心,优势旅游资源与优势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以“优”培“优”,推动农旅融合。形成以六屯大木、谷堡折溪、久长石安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修文县旅游经济快速成长为“眼球经济”“口碑经济”,农旅融合的体验游越来越受大众青睐,“圈粉”无数。2020年,接待游客1404.94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93.25亿元,成功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