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人物

致敬叶茂中:流星划过耀眼穹顶照亮我们进城的路

  抖音上有个美女说,一个普通人死了50年就会被后人忘的一干二净,就跟没来过这个世上一样,尘归尘,土归土,白茫茫这世界真干净。50年的时间,同代人也都死光了,同代的后代也没了,只有…

  抖音上有个美女说,一个普通人死了50年就会被后人忘的一干二净,就跟没来过这个世上一样,尘归尘,土归土,白茫茫这世界真干净。50年的时间,同代人也都死光了,同代的后代也没了,只有同代的孙辈可能还有部分健在,但他们也老了,老的连自己活的都很费劲,那还有空想着爷爷的事呢?

  活不过三代,三代之外的事,没有人关心。

  叶茂中死了,消息瞬间引爆朋友圈,上了头条热搜,引发震惊不亚于流量明星的离去。才54岁,身价数十亿,事业有成,名利双收,就这样走了,万分痛惜!

  叶茂中走了,意味着一个传统营销时代的结束,数字营销时代的真正崛起。

  一个人能代表时代的区隔,对别人不敢这么说,对于叶茂中,他承当得起。

  是的,叶茂中,一个在中国营销品牌界震天响的名字;一个60、70、80后营销人无人不知的品牌大佬,正在事业顶天发展的当口,突然中途下车,不仅会被同代人所热议,也必将被广告史所铭记。因为,他可不是一般人。

  01

  我认识老叶是在凌平的《广告导报》工作的时候。

  有一次,凌平说要到老叶的公司去采访他,此时,我还没去过叶的公司,接到这个任务,也很高兴的想去看看。他那时的公司在北京亚运村奥体中心。公司地也不大,前厅是会客的地,中间是员工的工位,最里面是叶的办公室。印象最深的是叶办公室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墙上挂有一幅素描,二是办公桌后面有个行军床。素描说明此公喜欢画,行军床说明这哥们干活不分昼夜。画的事当时还没聊到,行军床的事,据他说,睡坏30多个。就凭这一点来看,你瞧他有多拼命。

  这也正合他的人生观,人在某个阶段就是拼命,男人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一个策划人的人生态度,真真切切的反映在客户的产品上,体现出非常励志的人生形象。

  想想,也是,30岁前拼命,30岁后保命。30岁不拼命呢,30岁后无法活命。唉,真的很纠结,到底那种价值观完全对。

  去他妈的成功,老子活着就好!

  有次,在去他公司的路上,老叶对我说,你还没写过我,那天写了一个,我笑而不答。心想,已经有那么多人写过你了,有的是机会,我就先不凑热闹了吧。没想到,这一推辞,时移世变,从经常见面到渐渐失联,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机缘为老叶写文章,倒是他曾为我写过一篇。唉,罪过啊!

  “那年,是2002年大连广告节,他也去了。那是在新世界还是那个酒店开“广告导报理事会”,我碰见他,随即向他说,我写了一本广告导演的书,想请他写个推荐的话。他一口答应。当天下午说的,到吃晚饭的时候,他就写完了,可以说一挥而就。晚上他有朋友应酬,他就把房卡给我,说你到酒店去拿。这速度写文章,在我接触的同行,朋友中,没有超过他的,真是天下第一。

  想想,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时候,请人写个序,写个推荐,不答应的就算了,答应的,不写个几个月,半年算是好的。大多是哼哼哈哈,不了了之。

  如叶茂中这样的,神兵天将级别的,我还真没碰到过。

  想想,这样的人,才思敏捷,观点鲜明,感觉丰富、行动神速,要有多难得有多难得。以他这样以创意打天下之人,不发财真是天理难容。

  这世界真的让他发财,谁也挡不住。”(《找东西,翻到一篇叶茂中写我的文章好亲切啊》艺术品牌2019-11-09)

  02

  老叶文章写的好,创意做的绝,策划做的棒,片子拍的溜,央视投的准。在他横行的90、2000年左右时间段,无人能挡。《广告导报》每月一篇专栏文章,在当时的营销品牌公司老板当中,只有叶茂中这么干。那个时候,我经常碰到有人说,老叶的文章都是手下写,他根本不会写,听见这样的话,我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说这话根本是胡扯。老叶不仅文章能写,而且,还写的很快。到现在,我还保留着叶茂中当年在大连给我手写的文稿。当然,文章很多也有助手写的,也属正常。

  每月一篇案例或观点文章,每期一个封底广告,成为90年代中国广告媒体的一道独特景观。那个年代,哪有广告公司为自个打广告的,只有叶茂中玩这个。有很多人说,叶茂中在中国广告营销品牌界崛起和《广告导报》总编凌平息息相关,说他是幕后“黑手”,依我看,这话说的没错。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广告导报》期期都有老叶的广告与文章,时不时还有封面文章,这样大规模持续的推广,没有凌平的支持,是断然不可能的。虽然《广告导报》并非什么大刊,甚至当时连个刊号都没有,但并不妨碍它成为本土广告公司最受欢迎的媒体。

  不过,在凌平之前,文硕帮助老叶出版《广告人手记》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广告人手记之》之后,加之凌平的助推,成就了叶茂中的崛起。

  那时,广告杂志经叶茂中这么自吹自擂一番,几乎国内大部分本土广告营销公司都开始在广告杂志上吹广告,一时间,让广告媒体日子过的很爽。

  你想啊,那个年代,信息来源单一,一本杂志相当于一个抖音张同学大号期期都发他的信息,谁经得起这么起劲的吹啊。想想90年代一直到2000年,是老叶的黄金发展期。他从一个客户没有,到写书引流客户,再到请明星代言,央视投播,三板斧神操作,客户盈门。老叶硬是扫荡了中国大部分民营头部企业客户,成为对垒国际4A广告另一支生力军。

  红极一时的"圣象地板"、"北极绒保暖内衣"、"真功夫快餐"、"大红鹰"、"柒牌男装"、"雅客V9"、"361度"、"红金龙"、"蚁力神"等当年的头牌,无不是因为老叶的神操作,名噪一时的。

  在老叶的引领下,本土品牌营销策划,走过了点子时代,广告时代,开启了整合营销的新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本土营销策划公司的成长,形成了以创意策划设计传播为服务核心的营销策划业。成功抢夺了多年来被国际4A公司霸占的广告传播市场份额。

  营销策划比单纯的广告公司,更关注销售,更关注品牌。老叶将创意为天,从平面设计的小圈子,上升到营销品牌策划的战略层面,让创意依附于品牌与营销,以此让销售渠道与大通道传播配合,给企业产品的带来爆销的新局面。

  叶茂中说,没有好创意就去死吧,指的就是找到产品对用户的利益点,并非单纯的平面影视创意。“地球人都知道!”(北极绒)、“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赶集网,啥都有!”,这些点找的,都是用户的买点。有了这些买点,再配以视频画面,基础平面包装,同时在央视进行密集告知,就完成了一次本土市场的营销战争。所谓老叶的三板斧,如此而已。

  03

  叶茂中影响了一代广告人,营销人,品牌人,传播人。

  老叶是传统线下市场时代“广告界的一代枭雄,品牌营销界标志性人物,为中国品牌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品牌联盟董事长、中国品牌节发起人兼秘书长王永博士这样评价叶茂中。

  “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活动,在对话的时候,我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叶老师,有人说您是三拍专家,见到客户拍胸脯,出方案的时候拍脑门,干砸了就拍屁股,请问您怎么看?其实,我当时就是想调节一下气氛。但据说他对此颇为不满,因此,后来沟通也就更少了。其实,以他的情商和能力,应该能够很巧妙的回答这个问题,说不定还能够留下精彩的观点。但当天他确实有些不悦,我后来也感觉自己的问题有些鲁莽,还通过文硕向他表达过歉意。”王永补充说。

  “CBO”之父,首席品牌官制度创始人梁中国惊悉叶茂中去世的噩耗,深感震惊与悲痛,感言老叶的离世,是中国广告营销界的巨大损失。梁中国回忆说,早在1998年,他参加凌平组织的《广告导报》理事会时就认识叶茂中,后来去老叶的公司,老叶对他讲过市场二个渠道的思想:一个是将产品铺到货架的渠道,一个是将品牌铺到消费者心理的渠道。这个说法对他印象很深,现在看也没有过时,可见老叶对品牌营销市场的认识有多深刻。

  老叶为人真诚谦虚。当时在公司刚起步时,他还曾买过梁中国主编的《世界平面广告创意精粹》一书,据说他丢了三次,买了三次,这事说给梁中国听,听的梁都不好意思。

  知名品牌营销专家朱玉童前日凌晨发文悼念称,“我们两人是同行、朋友,也是竞争对手,但是彼此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相互尊重。他无与伦比的才情和创意才华,会一直成为策划界的最耀眼的光芒,会一直照耀着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朱玉童看来,叶茂中的策划直指人心,简单而有力,为人也是充满傲气和洒脱,“他从来都是站着赚钱,他没有一丝广告人的‘软骨病’,他站的身影,始终是我们行业的标杆。”朱玉童称叶茂中为策划业真正的旗手,树立了营销策划界的典范和价值。

  奥运品牌学者、品牌资产管理专家、中央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曦沦,“我还与叶茂中没打过交道,但听到他去逝的消息,心里咯噔一声,心情比较沉重,不谈专业广告圈,谈商业圈的影响力,还没人能超过他。”

  横跨影视导演广告体育娱乐功夫全才型电影导演,品牌营销大师傅华阳看到我发给他老叶去世的消息,长时间没说一句话,连点6个合十,发了一句“多多保重”。因为我知道,就在前天,他的清华老师,年仅35岁的美女教授因病骤然离世,他在抖音里哽咽哭诉已无法多言。

  生离死别,谁又能躲得了。

  与叶茂中关系密切的凌平,听到老叶走了的消息后,一时长时间无语,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随微信对我说,你和老叶也很熟,有没有想说的话,写几句吧。我说好,有好多想说的话。

  叶茂中生前的好友,资深广告人文硕,深夜发文称叶茂中是“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代印迹,中国品牌名人堂必有茂中兄的名字,在天堂依然可以挥洒你的才情画意……天堂的路,永远雕刻着你的魂灵”。

  华与华的老总华彬在微信中留言说,“天妒英才,在华与华年会最快乐的时刻,传来叶茂中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我们将叶老师的照片打在大屏幕上,华与华全体员工集体默哀三分钟,寄托我们无尽的敬意与哀思!叶老师是中国广告业的开拓者。也是杰出的画家、艺术家,影响了一代企业家与广告人,是我们永远的偶像”。

  顶尖品牌营销广告人,齐齐发声,致敬的不仅仅是老叶,也是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前行的自己。

  04

  老叶极爱读书,善于思考,更善于自我传播。当年,我在《国际广告》工作时,他找到我说,他的广告在中国各个广告杂志都有刊发,唯独没有在《国际广告》上发过,让我联系发布。

  有一天,我约了杂志总编刘立宾,圈子内都叫他“大师”。说叶茂中要在我们这做广告,晚上请你吃饭聊一下。大师说,可以啊。约好,晚上饭毕,大师非要送我回家,我说我在通州远着呢,他说没事,有老叶的奥迪车。老叶硬不过大师,随叫司机开车送到家。车快到小区时,看到旁边有个报刊亭,老叶说,老郑,你好幸福啊,这里还有书卖。

  黑灯瞎火的,隐隐绰绰的,他还看到有一个报刊亭,可见老叶对书是有多喜爱。正因为如此,老叶爱看书,爱学习。他一个大专生,据说是江苏戏剧学校舞美专业毕业生,居然能写书。而且,一写就是几十本,成为中国广告营销界写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

  纵横中国营销广告界,老叶创造了诸多第一。

  第一个创立本土营销理论“冲突”的人

  第一个在航机杂志上做营销策划广告的人

  第一个在将案例写成文章发表与出书的人

  第一个在营销策划界赚到大钱的人

  第一个将营销策划界的影响带到了圈外的人

  第一个说请明星做广告很便宜的人

  第一个说做广告不在好看贵在有效的人

  第一个用营销赚来的钱玩收藏的人

  第一个将客单价提到千万以上的人

  第一个将乙方做成甲方的人

  05

  我其实与老叶很有缘,都是学画出身,后来搞策划,再搞艺术,品性趣味极像。后来,我离开媒体干策划也是受他的影响。不光是我,广告营销圈有一大帮人,可能前前后后都有些影响,只是每个人的侧重点不一样罢了。

  有的偏设计,有的偏拍片,有的偏活动,有的偏公关。

  当然,那些完全模仿老叶的人都不值得一提,策划创意方法模仿也就算了,连穿衣打扮都模仿,也真够恶俗的。恶俗归恶俗,这样模仿可以混水摸鱼,揽到客户,赚到钱啊,这是不是老叶给人家带来的福报呢?可就是这样,老叶还给人家打卡站台,你说老叶的心有多大。

  广告策划行业有多少人是学画的,不说百分百,也有百分之九十。

  梅高广告的高峻是学装潢专业的,近年来还办过山水画展,我看过图片,水平不输专业画家。

  卓越广告的贾丽军,现在搞创意论坛,是学设计出身,公司一度也做的风生水起。

  东方船广告片导演赵树民,是学油画出身。他的学生是著名电视导演高希希。

  《广告导报》的总编凌平是摄影家,后来发展成电影制片人,黄勃早期的电影《斗牛》就是他出品的,现在还是公号的大玩家。

  李光斗是复旦中文毕业的,实力正奔向知识变现的头部发展。

  梁中国是中戏舞美毕业的,传说很多,一直在活跃。

  王永也是学美术出身,玩设计起家,现在是品牌会议经济的一哥。

  杨曦沦是北京明星云集的大院子弟,玩科技媒体出身,是品牌资产评定的头牌。

  朱玉童是学中文,写诗出身,一度有和老叶争高下的能力。等等。学艺术,学中文,学经管,玩媒体的折腾广告的人数不胜数,但玩策划他们都没有老叶的能耐大。因为,老叶用策划,将广告,设计,创意,包装,拍片,打包整合在一起,创造了行业奇迹。对于学画的学文科的人来说,让思考成为一种职业,让创意能赚钱,让策划赚上数十亿,老叶做出了榜样。

  老叶的成功,让文科生,艺术生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文科生不一定就得写小说,画画,写歌,只需一个ID也能养家糊口,一不小心,还能走上人生巅峰。

  当然,老叶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他为中国广告策划品牌人,赢得了尊敬。

  据说,老叶做客户不比稿,要做到他公司去找他,从不去客户那。谈完价格,确定合作,先把钱打到帐上才干活。老叶那些年,凭着超高的名气与硕果累累的成绩,硬是把乙方做成了甲方,甚至被企业棒为金手指。在企业进行市场品宣时,都要拉上老叶来站台助威赋能,有老叶在,喻示着他们的产品就多了一分竞争力。

  有一年,我去山东平阴一个工厂参观,一进工厂就看到老叶的大头像在那挂着,为客户的“玫瑰下午茶”助阵。在客户那这样的礼遇,一般的策划人做不到。

  更为珍贵的是,前二年我还做了一个泰州的客户,来来去去的到泰洲,泰兴,姜堰不下七八趟。

  自踏上泰州这块生养老叶的土地,就感受到老叶的气息,原来泰州是这个样子的。有一次,路过春兰空调公司的大楼,我马上就想起老叶一杆进全洞的广告,唉!经典永不再现。当年,就春兰这事,我还专门问过老叶,这广告你是怎么拍的?他轻松的说,做的特效。现在看这玩意不新鲜,可那个年代,还是惊艳了许多人。

  在泰州工作的日子,我与客户说起老叶,说你们这就有个策划大师叫叶茂中,他们说听说过,但请不起啊。

  06

  当然,老叶是一个时代营销英雄,但他的短板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面对数字时代与平台经济的迟钝或无感。有一年,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的一个论坛上,好像也是凌平搞的传媒大奖什么的,我专门跑到他的座位前跟他聊天。

  问:你有没有羡慕谁的广告做的好?

  答:分众

  问:你有没焦虑

  答:没有,技术再发展,人性不会变。

  直到现在,他的团队在推“冲突”培训时,还在强调人性不变的思想。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吃喝拉撒还是老一套,金钱美女都是最爱,嫌贫爱富都是本能,谁也改变不了。问题是,仅仅是搜索人性弱点,已远远不够了,人性的弱点已经行为化了,不是提出来就完了。提出来只是工作的开始,只有变成行为化才是最牛的广告传播产品。

  老叶的《营销的16个关键词》有错吗?没有,但也只是在创意层面的,并没有落到架构产品上,成为一款营销产品。这是老叶与我们这一代广告营销人共同的短板。我们的广告,都是停留在想法而进入不到产品的阶段。而新一代的广告产品,如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的玩法,已经将广告程序化了,他们将广告与产品购买行为融为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消费行为。

  数字广告,不是人工创意的玩法,更不是单纯的传播行为,而且人工智能程序化玩法。前者如老叶,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做到百亿,老叶已经是行业天花板级别的了。后者,都是万亿之巨,这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广告“心”力量。

  人群聚集的终端变化与传播样式的变化,致使信息接收方式都发生了质变,这是与传统传播介质很重要的不同。

  面对消费市场的巨大转型,叶茂中还是显得传统了。以他的聪明才智,又有一定的资金储备,理应在互联网广告上有新的作为,真正走上当代中国互联传播经济的顶尖风云人物。可他为什么没有呢?说到底他也还是一个学美术的,不说是小富即安,但那种马斯克式改变世界的创意与模式还是缺乏的。

  与此同时,当年与叶茂中一起活跃的广告人,如今多以鸟兽散的真实状态。

  有的死了,

  有的病了,

  有的退休了,

  有的转行了,

  有的没落了,

  新一代的互联网广告人风头正劲,自主化的,精准的,平台式的广告模式正在席卷整个市场。企业换了一轮又一轮,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产品更是换了不知多少代,哪还有传统广告人的好日子过。

  日月不停换新天,世上新人换旧人,谁也挡不住。

  作为文化人,艺术家,作家之类的人,下海创业多以广告为生,鲜有进入主流商业阵地的。这是这些人基因所决定的。

  文化人

  一是想法多行动少。

  二是胆子不够大,缺乏行动力。

  三是大多是小富即安,没有野心。

  四是也没什么创新的技术。

  五是没有宏观经济的思维,战略格局缺失。所以,广告人大部分在主流产业上干不出什么大事。

  从这个角度看,老叶能凭单一的广告创意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杰出了,够意思了,还能咋的。

  人啊,再牛叉的人,风光也就20来年,能像刘德华天王那样风光40年的,真是特例,没有之一。

  一句卧槽是30年,人生就是三个卧槽。

  老叶只完成了半个卧槽就提前下车了,怎不叫人惋惜痛心。原谅我这么俗气,在这么小的圈子里,他那么有钱,那么有名,那么聪明,活出了我想要的样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怎么就这样走了。似我等痴呆之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是不是咱也快了。可不是吗?恶心地活到百岁,也是一死,早点晚点只有天知道。

  曹操说,“死亡是清凉的夏夜,可供人无忧的安眠。”老叶这个冬天就给我们一个清凉的夏夜,我们却无法安眠。

  向老叶致敬,你像流星一样亮瞎过我们的眼,照亮我们进城的路。

  去年,老叶在上海重庆的龙美术馆办画展,我看过展览图片,除个别临摹作品之外,那些仿傅抱石笔意的画作,不输专业学傅抱石人的画,而且,笔墨极好。天若假年,老叶在画上绝对有天才的表现。

  可天不随人愿,对谁都一样。

  除了认命,别无它法。

  在天道面前,人其实都很渺小,不要太把自个当回事。没有谁不可替代;恒大,海航易手;阿里、腾讯、美团、滴滴、薇娅天价被罚,腾讯只是普通公司,随时可替换。看看,最牛逼的人,有时的表现还真的不是凡尔赛。

  “什么心结成什么缘,一份血汗收一份田,不信人情早已变得淡薄,不怕真心待人不保留”,老实说,老叶你喜欢的这句话,我也收到了,致敬老叶,天堂安好。阿弥陀佛,嗡呢嘛逼轰!(郑新安)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cygs/988.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03091

Q Q: 418208611

邮箱: 4182086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