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法规

江苏发布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 发力创新培育品牌

摘要:标准对食品原料采购、制作加工、包装要求、保质期及最佳品尝期、贮存、配送环节进行了规范…

  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编写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从食品原料采购、制作加工、包装要求、保质期及最佳品尝期、贮存、配送等环节进行了规范,鼓励使用可溯源食品,包装绿色简约化。此外,江苏省餐饮协会提醒:不少预制菜属于半成品,后期加工要注意卫生安全。

  记者梳理发现,该规范提及,在制作加工环节,制作加工区域应布局合理,无交叉感染隐患,鼓励采用智能化的加工技术,应标明制作加工日期、主料净含量、制作加工企业名称等信息。预制菜按食用方法可分为开袋即食、加热即食、简烹即食等三类。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于学荣会长对记者表示,消费者购买、烹饪预制菜点时需要留意商品信息。首先要看清生产制作企业名称,建议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企业,再看保质期和最佳品尝期的具体时间,然后看清楚食用方法,比如卤菜属于“开袋即食”的,牛肉则是“加热即食”,而水煮鱼需要“简烹即食”。

  “预制菜产业连着田间地头、食品加工、餐桌消费,受到政府重视,引起各方关注。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符合当前消费者简便、快捷、安全的需求,对提升餐饮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将有很大帮助。”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省餐饮行业协会资深会长周达志认为,制定团体标准《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旨在加强行业自律,指导预制菜点制作加工,做到质量评价有规可依,促进预制菜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周达志表示,希望标准发布后,加大宣贯力度,加快预制菜点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理论研究;预制菜点生产加工单位,制作符合标准的预制菜点,满足百姓消费新需求,打造出一批具有江苏特色,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点单品冠军。

  于学荣表示:“预制菜具有农头、工中、餐尾,农产品向食品化升级、农业供给侧向需求侧升级的趋势。江苏正加快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构建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强化产业集聚,形成米袋子、菜篮子、餐盘子的协同发展。”

  据于学荣介绍,江苏将通过政协企研结合,“1+10”构筑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一个预制菜产业体验中心,线上下联动,线上建设预制菜数字化平台,展示、推介预制菜农产品原料食材、食品加工、餐饮产品,实现农餐对接、集中采购、线上到家服务等功能;线下建设预制菜沉浸式体验中心,实现预制菜研发、展示展销、食育文化传播、美食体验等功能。实施预制菜标准化体系、产品研发、质量安全、产业集群、品牌培育、人才培养、金融服务、文化传播、消费促进、国际交流十大工程,推进江苏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江苏省消保委副秘书长居上介绍了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的关注情况。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浩介绍了江苏预制菜产业发展阶段、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管理处副处长袁超表示,此项标准的发布,满足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和创新需要,将在规范预制菜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完善预制菜行业体系、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徐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angbiaozhuanli/2022-04-29/1139.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63403091

Q Q: 418208611

邮箱: 41820861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