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联盟小课堂继续开讲啦!来自策划部的创意总监张世哲,以《你的品牌,今天理发了吗》为题,从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品牌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品牌升级的典型案例、品牌升级的多元思路几个层次展开,阐释了品牌人要常常为品牌理发、洗澡、保持仪容。
在分享中,张世哲还不时跟围观的同事互动,送出的若干胸针小礼品点燃了现场。
以下为张世哲分享的主要内容。
01品牌是个啥
为什么要做品牌?因为品牌能影响消费决策;同质化的竞争,品牌力获胜;品牌价值决定品牌溢价。
而品牌打造又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要经历认识-认知-认同的发展阶段。
品牌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了几个层面:
符号系统:我是谁?
利益系统:我卖啥?
意义系统:我有何价值?
截至2022年6月13日欧美股市收盘,耐克的市值为1738.07亿美元,而阿迪达斯的市值仅为338.14亿美元,已被“00后”lululemon超越。始于1972年的美国运动品牌耐克为何能够后来居上,超越早问世20多年的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如今前者的市值已是后者的四倍还多?
原因有很多,品牌形象可能起了很大作用:在相当长的发展时间里,阿迪达斯给人的印象都是功能第一,强调科技创新,而时尚现代感不足;耐克则不一样,更注重外形设计,因而成为时尚达人的心头好。在品牌精神上,“Just do it”的耐克精神,更可以KO阿迪达斯“Impossible is Nothing”的技术至上主义。
由此可见品牌的力量,它能够吸引甚至绑架消费者。
02 为何要升级品牌
三顿半、泡泡玛特、喜茶、观夏……近10年诞生的网红品牌,跟世纪之初的传媒宠儿可谓大相径庭。
随着主力消费群体的变化更迭,品牌方与用户蜜月期后的乏味,新生代品牌不断诞生,那些我们熟悉的品牌也面临着更新。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现有定位无法满足竞争环境与消费需求,品牌同质化严重,品牌升级势在必行。
03 品牌升级典型案例
知名品牌的LOGO都在悄悄改变。
有没有发现肯德基爷爷越来越年轻?在变年轻的路上,肯德基爷爷真是够拼的,2019年甚至还推出“和爷爷谈恋爱”游戏;而变年轻也不是唯一的道路,汉堡王也在试错中不断成长,2021年改版的最新形象跟1994年的版本莫名相似,可见潮流就轮回啊;永和大王、蒙牛的LOGO变化,让你路转粉还是取关了?看似不大的改动,简约背后可并不简单。
你知道苹果的logo最初是在苹果树下思考的牛顿吗?自从改为被咬一口的苹果造型后,牛顿就不见了。之后虽几度升级,也都保留了被咬的经典元素。
2021年3月,小米公司宣布启用新Logo。由日本国际著名设计师、被称为“设计教父”的原研哉操刀的新Logo,曾被无数网友调侃“上当了”“不要200万,200块我就可以”。可是200万真的很贵吗?由此带来的曝光量,值得多少个200万!
苏宁、酷我音乐、有道翻译官、阿里云盘……从它们的logo变化中,我们见证了近年来的扁平化趋势。但如果产品功能、用户体验不升级,logo再升级也无法挽救颓势。刚刚退役的昔日霸主IE浏览器就是个典型例子,取而代之Edge不温不火,前景尚未可知。
焦虑的汽车品牌们,一直走在logo主动升级的前列。宝马、奥迪、大众、雷克萨斯……它们的“品牌变形记”早已不算新闻;而国产汽车品牌的LOGO也不断在变,如中国一汽、比亚迪、吉利。
奔驰现如今的logo可谓经典,2021年推出新LOGO时发布的《和风做朋友》曾博得满堂彩。
有主动升级的,就有被动改变的。比如2020东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在“剽窃门”压力下,由野老朝雄重新设计的。算上旧会徽被撤销遭受的损失,日本在奥运会会徽上的花费超过上亿日元。
04 logo不止于造型
正如新国潮也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塑,品牌并不是只能变年轻。麦当劳2018年新换的logo,怎么看都是对1983版的复古再现。
疫情之下,“保持距离”的场景化营销,各大品牌也是玩出了新花样。就是玩儿,可口可乐从不缺席。
已连续30年雄踞世界500强前10的可口可乐,我们对他的logo再熟悉不过了。可口可乐的logo变化神鬼莫测,时事、政治、新闻都能玩,甚至是宗教、政治禁忌也不怵,生动诠释了“营销就是大胆玩转品牌”。
李逵主动扮李鬼,你怎么看?当超市货架上出现了“李老吉”“赵老吉”,你敢买吗?2021年初,中国凉茶领导品牌王老吉推出的百家姓氏罐装饮品,就着实惊艳了一把,曾吸引众多网友疯抢。
而近一年多来,还有哪些LOGO在悄悄改变?黑人牙膏改名“好来”,B站变呆萌了,脉动没那么动感了,京东、美团外卖的小动物造型都变笨重了……
最后,张世哲送出祝福:愿品牌LOGO的改变,带来更多新生意!当然,也希望品牌联盟这类赋能中国品牌的平台,能与众多品牌共赢共生!